
註: 所有譯名皆以香港粵語為主,敬請留意
高達系列第十五部作品ガンダムビルドファイターズ(下稱: GBF) 正式完結,成為了高達系列長篇動畫中最短的一套動畫,一般的高達作品通常會是48話至50話,但GBF今次只有25話,可算是高達動畫系列的一個轉變,今次的題材與一向的高達動畫不同,不再以戰爭為主題,而是運用了類似全民運動的一種型式,這亦有先例,模型戦士ガンプラビルダーズ ビギニングG正正是一個例子,但就只有三話,加上迴響並不大,所以就誕生了這類型的長篇作品,當中筆者看到日昇與萬代的強大的商業頭腦。
首先一個簡單的故事簡介,故事是講述男主角伊織誠與嶺司參加了高達模型對戰世界大賽的故事,當中他們遇到不同的人與事,從而不斷進步,並最後取得世界冠軍。當中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並不像以往的作品有龐大的世界觀及不同的陣營,只是國家及一些開發社之類,並沒有很多會影響到劇情的設定,最大的設定就只是嶺司的身世而已。與大部份的高達作品相比下,設定輸了很多,亦不會令觀眾有很多興趣去研究當中的世界觀,反而主打的是觀眾的投入感,這一點無可否認是做得不錯。



整體來說,整套GBF是做得不錯,如果單以一套動畫作品來看,筆者評價為良作,但以整個高達系列的動畫來看,評價為凡作以上、良作未滿。
接下的部份就會是講述如標題一樣的日昇與萬代的商業戰,及筆者為什麼會評這套動畫為凡作以上的原因。
首先,如果有看過筆者之前的高達AGE的總評的話(各平台也有發佈) ,大概會知道萬代正面對的問題,就是在吸引新的觀眾群同時如何留住舊的觀眾,無疑高達創戰者做出了這個效果,這套動畫的魅力是在於把不同年代的高達放在同一舞台上,這的確能吸引到舊的一派觀眾,同時亦能讓新一派觀眾對舊世代的高達有更深的了解,無疑是一件好事,但極其量只是一個簡單的商業戰,首先我們可以留意一眾主角的機設,大部份都是熱賣的作品,首先男主角的Build Strike Gundam是以Gundam Seed的突擊高達為藍本,同時突擊高擊亦是近年在Gundam Seed播放後其中一款大賣的模型,可見萬代是想把缺乏購買力的觀眾由Gundam AGE身上拉走,重放資源在一些已經有不錯的銷售量的模型上。


![]() |
這一幕真的萌到噴血 |

短視的地方就是由此到終都沒有所謂的新機體等等,亦把故事設定不再太多的解說,無疑是想為新一季鋪路,雖然這個可能性不算高,但明顯的做法與以往很不同,另外作畫方面的大躍進同時成為了日後作品的一個致命的地方,假若新一套高達不能保持到高達創戰者的水準的話,很大機會出現Gundam AGE的慘況,到時候就只能以更龐大的世界觀更豪華的聲優群來維持之後的收入,明顯萬代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當然十年後萬代還是可以弄出同類型的作品來重新賺一筆,但亦代表觀眾可能要看幾年制作不太好的高達作品,那麼這套的意義在哪? 只是為了賺取下一套的資金嗎? 但下一套的高達作品是GUNDAM THE ORIGIN,相信同一個問題會再出現,就是大量重制模型會跑進市場,加上這一套大作亦會是萬代與日昇近年最大的一場戰役,如果失敗的話將會令整個高達動畫界陷入危機,到時候萬代與日昇該如何對應觀眾群的問題呢? 各位就放長雙眼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